7月4日,106岁的世纪老人马识途先生的新作《夜谭续记》上市,引起全国读者关注,7月5日马老对媒体宣布正式封笔。

马老近照 图据川报观察
马老亲自写下“封笔告白”:
我年已一百零六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谭续记》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
笔耕不辍 续写传奇故事
《夜谭十记》是马识途最被大家所知的文学作品,198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便是取材自这本书。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建议马识途:可以借鉴文艺复兴大师薄伽丘的名著《十日谈》那样的形式,搞一个“夜谭文学系列”。
可惜后来韦君宜患病去世,马识途当时仍公务繁忙,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2017年,马老被查出肺癌住院。出人意料的是,他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竟开始争分夺秒,加紧撰写已动笔的《夜谭续记》,并于2018年病愈之际,完成了这本小说。
“结构跟《夜谭十记》是一样的。还是十个人,组织了一个龙门阵茶会。大家在一块喝茶,抓阄,谁捻到一个,谁就先讲一个故事……讲过去的奇闻轶事,算是比较耐看吧。”马识途这样介绍这本续作,“原来《夜谭十记》里的十位讲述者都是男性,这次续记里的十个人,其中有两位女性。十个故事,前面五个发生在旧社会,后面五个讲的就是解放后的事了。”
今年6月,《夜谭续记》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最终问世的版本约27万6千字。在这本续作中,马老以幽默轻松的笔调,给读者交代了一番他们继续“摆龙门阵”的缘由。

马老近照 图据川报观察
渊源不浅 题写川影校名
除文学成就外,马老在书法领域的造诣也颇为深厚。他六岁开始习书,自幼临汉碑,习汉隶,其隶书造诣尤有特色,曾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马老为我校题写校名——“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
时间回到6年前,2014年5月30日,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举行隆重的揭牌盛典。应我校之邀,百岁老人、著名作家、热映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作者马识途欣然挥毫,为我校题写了校名“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表达了他对我校的厚爱和支持,也彰显了他博大的教育情怀。

马老为“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题写校名
感念马老为我校题写校名,川影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教育信仰,拼搏奋进,求实创新,胸怀大爱,潜心育人,不辜负影视行业和广大家长学生对学校的深切期望,为中国的影视传媒行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自述
生年不意百逾六,回首风云究何如。
壮岁曾磨三尺剑,老来苦恋半楼书。
文缘未了情无已,尽瘁终身心似初。
无悔无愧犹自在,我行我素幸识途。
注:(1)“尽瘁”,诸葛亮曾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无悔无愧,我行我素”,乃余此生自励语。
二、自况
光阴“逝者如斯夫”,往事非烟非露珠。
初志救亡钻科技,继随革命步新途。
三灾五难诩铁汉,九死一生铸钢骨。
“报到通知”或上路,悠然自适候召书。
注:(1)“逝者如斯夫”,《论语》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报到通知”,谐谑语,意指逝世,即是向马克思报到。涵义“终身革命,死而后已” 。
三、自得
韶光恰似过隙驹,霜鬓雪顶景色殊。
近瞎近聋脑却好,能饭能走体如初。
砚田种字少收获,墨海挥毫多胡涂。
忽发钩沉稽古癖,说文解字读甲骨。
注:“读甲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时,曾选读唐兰教授开讲的《说文解字》和《甲骨文》二年。
四、自珍
本是庸才不自量,鼓吹革命写文章。
呕心沥血百万字,黑字白纸一大筐。
敝帚自珍多出版,未交纸厂化成浆。
全皆真话无诳语,臧否任人评短长。
五、自惭
年逾百岁兮日薄山,蜡炬将烬兮滴红残。
本非江郎兮才怎尽,早该封笔兮复何憾。
忽为推举兮成“巨匠”,浮名浪得兮未自惭。
若得二岁兮天假我,百龄党庆兮曷能圆。
注:“巨匠”,指被人文记录片《百年巨匠》制作组列为《百年巨匠》拍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