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晚19:00,由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播音主持学院、视听传播教研室主办,播音主持学院大型活动部、历届摄像制作提高班、高摄传媒转播中心承办的“庆祝川影成立二十七周年暨播音主持学院摄像制作提高班成立十周年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在金牛校区演播剧场隆重举行,并由本届高摄班同学在视友网、云犀直播、新华社、爱奇艺、新浪微博、封面新闻、今日头条等面向全国同步直播。学校董事长黄元文教授、校长罗共和教授、党委书记罗映光教授、常务副校长李健教授等领导出席,播音主持学院院长赵小蓉、副院长李丹及各院系负责人、师生到场观看了汇演。


校领导出席

高摄班优秀毕业生——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周瀚、文殊院宣传运营主管马寅之、三沙卫视主持人张梦婷、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霍洁担任主持。
摄像制作提高班从08届至今的200多名毕业生代表们纷纷回到母校,现场温情流动,全体师生共襄盛举!
品牌晚会“难说再见”获国家专利版权
共同见证荣耀时刻
汇演中,最激动人心的无疑是高摄班指导老师周欣副教授告诉大家《难说再见》系列毕业晚会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权登记证书的那一刻,全场欢呼声、掌声雷动,这可以说是让“难说再见”的晚会创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也是主管部门对咱们的认可!作为了表达对学校的由衷感谢,周欣老师将著作权作品登记证书转交给罗校长,将其作为学校办学成果荣誉的见证。

晚会期间,罗共和校长、罗映光书记、李健副校长、赵小蓉院长、李丹副院长分别上台致辞。

罗校长讲话
罗校长首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了对周欣老师教学方式的认可,称高摄班为令人称道的“魔鬼训练营”。在这种训练下所折射出的对于理想的追求,是完成人格伟大突破的向导。罗校长还向观众席上的历届高摄班学子们鞠躬,感谢所有人为学校的成长作出的贡献。

罗书记讲话
罗书记化用苏东坡的词句,“十年辛苦不寻常,不思量,自难忘”,他说,正是这样的磨砺,才令高摄班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他谈到,高摄班符合有教无类、普遍培养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双重教学标准,希望高摄班在下一个十年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人才,并祝福高摄班十周年生日快乐。

李健副校长讲话
李健副校长抓住了“刻苦”这一关键词,他认为,在甜蜜的环境下长大的同学,是很难刻苦的,必须经历痛苦才能浴火重生,才能永远追求卓越,让未来充满光亮。

赵院长、李丹副院长讲话
赵小蓉院长回忆起了12级高摄班在成都电视台举行晚会的往事,她称赞高摄班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的队伍。李丹副院长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业务能力和实践水平,表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高摄班的传承。
晚会由播放视频《我们这十年》开始,各大兄弟高校对高摄班十周年生日送上了祝福。
在短片《向时代发问》中,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影视剧和节目传达出了电视的独特魅力,而作为将学校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做到极致的高摄班,更是为中国的电视事业贡献了众多专业人才。

晚会上歌曲节目《追寻》
截至目前,十届高摄班共培养创新人才404人,在有具体统计数据的282名毕业生中,从事影视传媒宣传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达到195人,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72.34%;在党政机关担任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共6人,占比2.12%;担任影视传媒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共24人,占比8.53%;在其他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共35人,占比达12.41%;出国留学、考研、参军的毕业生共13人,占比4.6%。摄像制作提高班已连续多年成为播音主持学院关注度极高、影响力极大、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学生团队!

歌曲节目《高摄又一年》
历届班长报告 回眸高摄温暖故事
随着《往日时光》的悠扬之声在剧场中轻轻回荡,短片《十年·我们的伙伴》在屏幕上放映,看着一届届高摄班同学们学习、工作、课余时间的照片不断闪现,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为之动容。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每一届的结尾,总会出现高摄班指导老师周欣的身影,这个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周小帅”的人,从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为了“中年教授”(哈哈哈),不变的,却只是他为了高摄班的明天不懈努力的执着。流水的高摄学员,铁打的周欣老师,这一幕幕是青春的见证,也是成长的印记。

随后,每一任高摄班的班长上台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向母校报告。其中令人关注的包括08级高摄班班长吴迪和15级高摄班班长王绍杰。

吴迪目前在川影担任思维课老师,她作为第一届高摄班的班长,在条件比较匮乏的情况下,08级高摄班为了完成任务,只好自食其力地在学校各地之间来回搬运设备,也因此获得了“高搬班”的名号。现在的高摄班拥有了众多好的设备,例如一体化演播室和高清转播车等,新时代下,新一代的高摄班学子更应努力奋斗,延续高摄的辉煌成绩。

王绍杰直言自己是高摄班中经历最“坎坷”的一员,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他在大二就进入高摄班,他从参与17、18、19年的“难说再见”毕业晚会创作,到通过专升本的考试,四年的高摄生涯让他懂得了感恩,也更加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再创高摄之最!十届学子共同打造晚会

周欣老师致辞
周欣老师在随后的致辞中表达了对于见到往日的学生们的激动之情,对于学校大力支持高摄班的发展表示感谢,并表示,“高摄班”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团队,一种传承,一种精神。


在短片《难说再见毕业晚会精彩回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看到了往日最喜欢的节目,看到了十年“难说再见”晚会的历程。正如周欣老师所说,“严格是他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线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素养”。
短片《十年·我们的故事》将高摄班同学奔波的日子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高摄班十届学生代表们上台向母校的报告,更为戳中泪点。其中,16级的田义舒与毛鹏谈到了自己参与今年70周年国庆阅兵式的过程,当转播镜头切走的那一刻,当阅兵的宏大在手中的摄影机中呈现的那一瞬间,他们越发明白了作为一名高摄学子的使命和责任,这样的时刻令每一个传媒人都为之心动。


随着镜头的切换,由历届高摄班同学组成的导演组团队工作人员出现在了大家眼前。他们是来自不同年级、不同行业的高摄学子们,这些“同学”都是在高强度、严要求的统一教学标准下,进行了因材施教的“魔鬼训练”而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十届学子高配合度地共同打造一台晚会的转播,这在全国高校也是没有先例哒,可谓再次创造了一个“高摄之最”。放眼望去,真是散发着属于高摄班的迷人魅力啊!
高摄班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他们在许多方面所提供的,正是助推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利器。其中的代表、松下电器(中国)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高级培训讲师梁亭先生上台作了致辞。
梁亭先生对高摄班的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可了他们的业务能力,表达了对高摄团队的敬佩之意,并感谢学校同松下的友好合作。他还说到,在未来将继续努力,为川影与高摄班提供更加满意的设备和培训。

十年辉煌共筑 高摄成绩斐然
2018年,高摄班代表川影与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一起,被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评选为首届“中国高校电视先进集体”。
李盛豪、李雨函、樊懿轩三名学生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电视优秀学生记者”。
指导老师周欣被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电视先进个人”。
由高摄班主创的《难说再见》毕业晚会连续五年获得中国高校电视奖“综艺类”一等奖、四川省首届微电影大赛评委会特别奖。
由14级高摄班主创的《老茶馆》荣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电视奖“纪录片类”一等奖、创意在北京--北京网络与视听节目创新与人才推优活动二等奖、北京影视出版创作基金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征集评选活动优秀网络纪录片奖。
由14级高摄班主创的《春晚现场的川影人》获全国美育教育节目评选摄像技术一等奖、优秀导演一等奖、第七届中国高校电视奖“纪录片类”二等奖。
由14级高摄班主创的《我们一直在路上》荣获第七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专题类”一等奖。
由15级高摄班主创的专题片《川影百灵》荣获第八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专题类”一等奖。
由15级高摄班主创的MV《我们的故事》荣获第八届中国高校电视奖“综艺类”一等奖和全国888部作品中唯一的“最佳原创奖”。
......
高摄十年,这样辉煌的战绩还有许多。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高摄班的同学创作出更加令人瞩目的崭新成就。

在《川影传媒人》激情澎湃的朗诵过后,晚会在全体合唱的《就在今天》中完美谢幕。





到场的200多名高摄学子涌上台,同老师们合影留念。

本次汇演由4INLOOK美目美佳、华为mate30系列联合赞助播出。值得一提的是,汇演的特约赞助机构大部分是由历届高摄班毕业的学子们创立的,他们在学校、在高摄接受培养,毕业后成功创业而反哺母校,回馈高摄!他们是:成都雁归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骆驼强子传媒学校、成都蔚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元沣欢乐课堂·口才艺术、四川鹰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胡桃里音乐酒馆成都欢乐谷店、成都长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木主时钟录音棚masterlock、遂宁长岛酒馆、四川七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良品铺子等。


十年路漫漫,从懵懂到成熟,高摄班经历着一场场的蜕变,他们也始终秉承着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一直战斗在路上。高摄班还将同川影一起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川影学子将会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