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日报第17版刊登了我院办学成果文章。以“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走在星光灿烂的大道上”为标题,阐述了我院人才培养成果,总结了学院如何创建最具社会价值的艺术院校。文章回顾了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卓越成果,以展示众多活跃在影视传媒行业一线的毕业生切入,诠释了学院如何被业界美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以明星校友热心公益、一线记者献身藏区等优良事迹,阐述了学院“学艺先做人”的德育成果。以学院“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等战略,陈述学院创建最具社会价值的艺术院校的举措。以“川影创新创业园”的建设,展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影视新媒体实践教育模式。文章一经登出,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四川新闻网立马以原标题,转发了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
以下为人民日报截图及链接: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7-10/13/nbs.D110000renmrb_1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以下为四川新闻网部分截图及链接:

链接:http://edu.newssc.org/system/20171013/002288184.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以下为原文链接:
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走在星光灿烂的大道上

图为川影安仁校区
1992年,在中国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罗共和、黄元文开拓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民营的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这是教育部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批准的国内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25年来已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和全国34个省级电视台、400余个市级电视台以及国内电影界输送了万余名影视专业人才。著名演员李易峰,央视主持人李佳明、施丹,湖南卫视主持人谢娜、杨乐乐、杨迪,凤凰卫视主持人黄橙子,中国新闻社常驻联合国记者、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银奖获得者廖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著名记者关舟,电影《美人鱼》、《狼图腾》出品方之一的制片人张鹏程,著名配音演员、甄子丹御用配音陈浩,陕西卫视总监郑毅,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金话筒”金奖获得者宁远、周珊,以及著名人气节目《奇葩说》中那位头脑灵活受人喜爱的肖骁、大王等,均是川影的优秀毕业生,学院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

图为谢娜、李佳明回母校川影看望院领导与恩师
“学艺先做人”的德育成果
“学艺先做人”是川影对每一届学生必须进行的德育教育,从院领导到老师,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学艺先做人”是川影的经典语录。多年来一直关注公益事业,并作为多个全国著名公益活动的发起者和形象代言人的谢娜;长期坚持弘扬真善美,传递温暖爱心故事感动亿万观众的李佳明;面对汹汹毒气,不顾中毒危险,与214名官兵一起奋战氯气泄漏现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四川电视台记者祝莉娟;扎根西藏为藏区宣传工作付出心力,被评为全国广电系统“走出去”先进个人的西藏电视台副台长漆家颖;身有残疾却不屈服于命运,坚强走出励志演说道路的曾强伟;放弃大城市的优渥条件,毅然来到阿坝自治州偏远藏族乡担任乡干部,用新媒体为藏族群众服务的卫润丰;常年坚持在西藏广电一线,兢兢业业为广电行业服务的“金话筒”主持人周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校友。他们用自身的传媒实践证实了川影教育的成功。

图为川影4K高清转播车专业教学

图为川影与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
创建最具社会价值的艺术院校
在25年时间里,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在这块空白的处女地上,建设起一所口碑和社会效应俱佳的影视教育基地,得益于学校办学人坚定的导向力——作为一所主要培养传媒艺术人才的高校,川影始终将“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文艺为谁服务”的指针牢牢地贯穿在办学的全过程中。培养专业过硬、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艺术与影视传媒人才,成为川影矢志不渝的办学宗旨。

图为美国现代芭蕾舞团来川影交流
近年来,在“创建最具社会价值的艺术院校”之路上笃志前行的川影,又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所大学还应该积极拓展高校“社会价值”的内涵。学院自觉贯彻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的精神,主动融入并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性地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学校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文化扶贫”战略,分别与沐川县、雷波县、理县、阿坝州中职校等结成“精准扶贫”“校地共建”“对口援建”等关系,充分发挥川影的学科优势帮扶这些地区和学校。

图为“川影创新创业园”影视基地
2017年,学院在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投入5亿,全面启动“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创新创业园”建设,园区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5个大型电影摄影棚和辅助设施、三条完整的年代街区、电影电视基地。建成后的双创园将成为中外影视行业合作、川影师生创作和影视后期制作的产品基地,接轨国内外影视行业,推动学院产学研一体化的电影电视新媒体实践教育生产孵化园。
学院罗共和院长、黄元文董事长告诉我们:“25年前,我们创造一个崭新的梦,让西部更多青年有学习电影的机会;25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将延续这个伟大的梦,让更多有志于影视艺术的青年为祖国的传媒影视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