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校网络理政平台 2024级新生录取查询 继续教育报名入口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题网 网上办事大厅 川影实验中学
网站首页   •  川影新闻   •  正文

近日四川日报等多家官方主流媒体连续大篇幅报道川影创新创业型发展成果

2016-06-24  点击:[]

近日,省内多家官方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川影创新创业型艺术大学改革发展成果。四川日报于6月23日在教育版用半版篇幅,以“承川影荣耀历史 施创新创业教育 结实践教学硕果”为标题,全面报道了我院的办学成果以及未来的改革发展举措。文章全面回顾总结了我院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内在因素,总结了我院的重要办学特色和优势,并且从高等教育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面阐述了川影正在和将要规划实施的重大发展举措。这篇文章为社会展现了川影取得如此成就的秘诀所在,并清晰地勾画了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文章一经登出,网易新闻等即予以转载。

6月24日,省内重要的官方网媒“四川在线”也以“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创新创业型高等艺术教育转型探索”为标题,报道了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历程与愿景。

以下为四川日报截图:

以下为四川在线部分截图:

以下为原文链接:

承川影荣耀历史 施创新创业教育 结实践教学硕果

从李易峰、谢娜、李佳明等一线明星,施丹、黄橙子、崔莉、杨乐乐等央视、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的知名主持人,到34个省级电视台及400余个地市级电视台数以千计的各类专业骨干,再到遍布全国文化、艺术、影视、传媒等行业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仅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毕业生名单,就足以说明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在过去二十四年做了什么,效果怎样。那就是:用最认真、最严谨、最优质的教育,向社会输送具有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意头脑的影视及传媒人才。

培养的人才从大牌明星到遍布全国的大批行业内优秀工作者,川影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现在在做些什么?未来又将如何做?

第一部分 荣耀历史如何写就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结果必然有其原因。偏居西部的川影能够培养出遍布全国的优秀乃至顶尖人才,也定然有它的秘诀所在。

一、雄厚师资队伍是办学之基

川影创建于1992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学院拥有成都市金牛和安仁两个校区,在校生逾万人。学院师资雄厚,拥有一支理论、实务、创作一体化的近500人的教师团队,半数是来自影视行业一线的专业人士。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34%,硕、博士占47%。其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荣获国家级“飞天奖”7人、“金鸡奖”4人、“金鹰奖”3人、“五个一工程奖”8人、“金话筒奖”2人,获省级“十佳主持人”4人。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成为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基本保障。

二、狠抓实践教学是成功之道

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影视制作实训中心、播音主持实训中心、影视表演实训中心、戏剧影视美术实验中心等9大校内实训基地,拥有省级影视行业专业级别的综艺演出大剧院、影视摄影棚、一体化演播厅等先进教学设施。在校外还与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各级广电传媒机构签约建立实训基地249个。众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全保障了每个学生不低于1000课时的实务操作训练。严格而紧密结合实务的教育培养出学生很强的专业能力。

三、校园活动有机糅合,增强专业教学之干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及各类专业晚会是川影的一大特点。学院智慧地将校园活动与专业教学有机地糅合起来,使得活动成为专业教学的延伸,也成为检验学习效果和出各类作品的平台。同时,学院重视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将此作为检验教学成果、促进专业进步的重要手段。2008年以来,川影学生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大赛、上海大学生电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展、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以及各级各类播音主持选拔赛、微电影比赛中,斩获各类奖项共500余项。

四、多元化培养,结出杰出人才之果

24年来川影所培养的人才,除以上提及的李易峰、谢娜等顶尖人物外,还有不少成为广东卫视、东方卫视、四川电视台等省市级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或业务骨干。川影更成为本地广电传媒机构最大的人才输送者,分别有300余名和200余名毕业生在四川电视台和成都电视台工作。

川影不只是出明星,也高度重视多元化人才培养。在新闻、编导、制片、摄影、配音、管理等专业领域,也培养出众多人才。这之中有中国新闻社记者、中国摄影金奖获得者、现常驻联合国总部工作的廖攀,电影《美人鱼》、《狼图腾》出品方之一的制片人张鹏程,独立制片人甘露,甄子丹的御用配音陈浩,陕西卫视副总监郑毅等。

五、感恩教育, 培出独特校友文化

川影的“严格”是出了名的。管理严,教学严,考试严。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川影独特的“感恩教育”培育出独特的“校友文化”。毕业生普遍有着一种特殊的“母校情结”。这才有了李易峰《老炮儿》新片刚一完成,就携片回母校“独家点映”,并在其“全球生日演唱会”为母校送上2000张入场券,而谢娜在当红栏目《娜就这么说》、《偶像来了》中多次充满感情地提及母校的培养等幕幕感人故事。

六、严谨治学, 换来社会美誉如潮

二十多年来川影办学成绩有目共睹。据新浪、搜狐、腾讯公布的全国艺术院校排名,川影播主专业列全国第四,影视导演列第三,表演列第九。川影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

第二部分 二次创业提升内涵

正当社会赞誉有加的时候,川影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其核心任务已经转为学院的内涵建设及层次提升。

一、携手域内巨擘

2015年12月24日,北京电影学院和川影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尖子生培育、研究生教育、教育资源共享、作品联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年后,川影首批8位教师赴北电开展为期半年的进修。

2016年5月,张会军院长率北电多位系主任到川影讲学,亲为学生授课。北电原导演系主任、著名导演谢飞也两次到川影讲学。同时,北电还委派教务处长及研究生院院长到川影,调研和商讨联合培养研究生事宜。

二、培育学术厚度

虽然是应用型高校,但川影并没有忽视科研氛围与学术厚度的培育。在大力推动本校教师开展科研的同时,更积极地“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

2015年11月,中国视协播主专委会主任、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为川影师生带来了题为“30年,见证新媒体变局”的主题讲学。川影学子经历了一次极富学术深度的“专业体验”。同年年底,“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川影召开。大会特意提到,川影在影视传媒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成就突出,其理念和方法值得推广。与此同时,川影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社科联,也成为省社科联的首个民办高校会员单位。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在同类高校中的科研学术形象。

三、推进国际合作

川影现已与美、英、韩、泰等多国大学建立了“在校生联合培养计划”,开展了众多留学项目。同时,“世界风”也刮进了校园。学院通过举办各国电影周、国际音乐舞蹈演出、国际电影论坛等,积极开展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让学生与国际大师近距离接触,接受世界传媒艺术的浸润。

2016年3月,川影黄元文董事长、罗共和院长应邀赴曼谷出席“首届亚洲传媒艺术教育高峰论坛”,与来自亚洲各国高校的50位权威专家一起,探讨传媒艺术教育的发展。罗院长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字媒体时代挑战下的影视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川影的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触角已延伸至国际高层次学术平台。

第三部分 创新创意奔向未来

未来属于有创新精神和创意头脑的人。一个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川影既往的成就得益于创新,川影未来的成功将始于创意。

一、“产学”一体化---打造“文化创新创业园”

川影未来将坚定地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作为四川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省政府的重点项目,于2016年上半年开建的“川影文化创新创业园”在国内首创了“高校+影视文化园”的新业态。园内除了影视拍摄相关设施外,还将兴建大学生创业园、互联网+创意中心等,完全契合了将影视文化产业的创意性与国家所倡导的创新创业大战略完美融合的先进理念。学生在这个多功能平台上,既能创意性地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为自己未来的成功展开创业尝试。项目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集影视教育、影视剧摄制、影视产业开发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校校内文化产业集群。省文化厅还向文化部发函,推荐其列为“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而历史悠久的美国中俄克拉荷马大学则与川影签订了共建“双创园”协议。

二、“校地”一体化---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开发文化产业

“双创园”项目选址古镇安仁,背后有着学院智慧深远的战略考量。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安仁,其独特的文化韵味与川影的学科气质具有天然的适配性。将“双创园”建在安仁,不仅可与安仁现有的博物馆群、公馆群落和庄园文化区共同构建起“四点一线”的文化景致框架,更使得川影教学科研重心可以转移至氛围更适宜的较大地域,而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又与之密不可分,因而促进两者互促互补,一起发展壮大。这一举措是世界应用型高校发展中先进的“在地化发展”理念的中国化实践,必将为学院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双赢。

与此同时,长期与川影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的华侨城集团也强力入驻安仁。集团将投资110亿,与川影结成文化艺术产业开发的战略联盟。川影的发展战略无疑将获得强大助力。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重大举措的规划与实施,曾经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的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一定会在办学的规模、层次、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上实现新的飞跃,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上一条:川影院长罗共和出席“成都国际友城高校技术创新论坛暨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成立大会”
下一条:难舍安仁,难舍你——记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2016“难舍安仁”晚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