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初,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选派各系教师赴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专业学习、交流。他们分别是吴涵、李鑫、郭怡然、白小犇、岳晓峰、刁冰冰、董昊老师。每位老师在自身专业相关的北影各学院或系展开学习,与北影学生一起上课,深入探究专业和教学。期间,十分荣幸地受到北京电影学院校长张会军教授的亲自授课。
自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北京电影学院郑国恩、谢飞、张会军、陈山、汪流、侯克明、宿志刚教授等来我院授课、讲学,对学院工作予以指导、帮助。2015年末,两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是中国影视人才培养在全国范围内教育均衡化,以及共同促进人才培养不断进阶的必然趋势。两校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做大做强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5月19日至22日,北影张会军院长更是率领多位系主任来院访问、讲学,期间,张院长及各位北影专家为川影师生进行专业授课,与院领导及师生举行座谈会,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接受了我院的专访。川影与北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关系。
7月8日,我院7名老师访学北影归来,在金牛校区学术报告厅向全校教师作了访学汇报与经验分享。学院党委书记罗映光、副院长王潞明、党委副书记韩卡兰、教务处处长傅成华及各系领导出席。
首先汇报的是,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学习的我院摄影系白小犇老师。他介绍了动画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备等情况,并提出川影可借鉴的建议与想法。他表示,北影动画学院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及实践教育,在教学的同时注重研究、实验。开展了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作业的模式。学生个人对于未来的出路更多倾向于自主创业与出国留学两条路子。值得关注的是,动画学院特别强调对于技术的追求,紧跟时代脚步,对全新的技术手段能很快掌握。

白老师还分享了在动画学院主修的“特效”与“动态捕捉仪”等课程。展示了龙卷风、柔体与刚体的交互、毛发等十分有趣的特效制作,生动形象地完成了汇报。
我院表演系刁冰冰老师在北影表演学院进行学习。他认为,北影表演学院对教学十分严苛,校友间的资源共享也是很明显的。他特别提到了北影表演学院与我院表演系在学生专业汇报上的相同之处,例如电影经典片段模仿、15-30分钟的微电影拍摄等。访学期间,刁老师还根据个人的心得体会及学术研究,狠下功夫地钻研、撰写,并正在发表3篇表演相关论文。

最后,刁老师结合川影特色及五项工程,总结了表演教学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应当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名人讲堂和教师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镜头前表演、培养尖子生;加强校企合作;从生源质量入手,上镜选拔;加强科研课题的申报、著作论文的撰写;加强教师的严格教学及学生的严格管理。
我院编导系吴涵老师在北影摄影系进行学习。她以“创新与融合”作为主题,谈到了北影摄影系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专业素养、艺术技能的掌握,尤其注重思维方法、观念的培养。她认为值得推崇的是,北影摄影系注重培养学生影像艺术感觉,以及发现运用这种感觉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艺术感受力,然后才是教授给学生系统的影像表现的高级技巧。技巧是表现感受的工具,而不是表现对象。

吴老师还谈到,此行收获最多的就是电影人的“严谨不将就”。老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时,会给出具体建议与要求,每一次指导都能让学生有进步,并善于发现学生优势,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同样来自川影编导系的岳晓峰老师在北影摄影系学习。他十分有针对性地详述了电视摄影与电影摄影的区别,从“应用影像美学观念区别”“电影和电视影像美学的不同”“影像思维”“影像的新视角”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特别强调了,电视摄影与电影摄影的区别不在于拍摄方式、工具,而在于观念,以及影像美学上的对比。摄影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影像思维,真正提升学生的创作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我院戏美系服装与化妆方向的李鑫老师在北影美术系人物造型专业进行学习。在汇报中,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分解了“人物造型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他表示,此行最大的感受是“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设计成果”,北影美术系人物造型专业十分重视基础美术知识的教学,着重于人物群像造型与场景结合的设计创作思路,具体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以适应电影市场对造型人才的行业技能需求。

李老师还分析了核心课程及不同学年的梯度教学,并讲到十分有趣的人物造型随身道具的设计。最终得出结论,他认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自主的实践精神与能力、专业间的协调统筹与协作、专业学科选修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提到了北影十分赞同我院严格的管理模式。
我院编导系董昊老师在北影声音学院学习。他同样提到了北影“毕业联合作业”这一大特色,学生创作出好的剧本,可以跨专业组合,自由挑选创作团队。董老师结合学情分析、专业分析,提出了川影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录音的基本技巧与后期声音制作的技术;提高学生的声音辨识能力,建立良好的声音思维;提高学生对于声音、音乐的艺术审美能力。

最后是在北影文学系学习的我院戏文系郭怡然老师进行分享。她提出了“思想决定命运”的思考,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成果考核、教学改革及自我宣传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在课程设置方面,郭老师十分细致地研究了两校共有的课程及相互区别的课程,强调了教学与实践互动的重要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郭老师结合市场需求,专门区分了两校培养目标与学院特色的差异,指出了川影值得借鉴北影的方面,以及应当坚持我院特色的方面。同时强调了学好“新媒体”的至关重要。
郭老师还提到,课堂教学中师资的不可替代性。在北影,老师讲授一门课程,一定是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建树,强调专业性。同时,课堂注重交流探讨,学生提问的时间比老师讲课的时间还多。最终,郭老师给出结论,教学改革不是一时,应该是一个过程,要将本身优势、教师自身及市场三者相结合。
最后,王潞明副院长进行总结。他表示,十分享受这一令人意犹未尽的学习过程,感谢老师们带来全新的眼界与教学新思路,为我院的品牌建设及优质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派老师进行校际交流是快速提升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希望老师们的所学、所感在照亮自己的同时,照亮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教务处傅成华处长也表示,十分感谢老师们将收获带回来,期待你们结合川影的人才培养,为学生服好务。
值得一提的是,7位教师的分享都极具专业性与针对性,两校特色各有千秋,并非一味照搬就是好的。老师们在学习北影优良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川影特色提出了诸多全新的、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着实令此次分享会干货十足,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