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影现在有很多的优势。你们的专业设置跟我们学校很相近,对电影的覆盖能力也很强。完善的专业及方向设置使得办学可以形成一种闭环运行。希望将来我们可以在各种作业、短片,甚至纪录片、动画片上有更多的合作。”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在接受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新闻中心专访时如是说。

5月19日至22日,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会军教授率北影众专家学者莅临川影访问讲学。19日,张院长在金牛校区一体化演播室接受了新闻中心的专访,就当前电影发展背景下如何进行人才培养等问题回答提问。专访中张院长表示以后会常来川影,进一步加强与川影的合作与交流。专访结束后,张院长还亲切地与在场师生挨个地合影留念,并给大家“炫”了一把自己的自拍本领。张院长的随和、幽默引得现场欢笑声不断。
以下是专访实录。
记者:张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新闻中心的专访。近几年国内电影业发展很快,同时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传统影视业。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教育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对影视艺术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新的观念和思考呢?
张会军:中国电影发展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机遇。第一,电影市场变好了,原来我们是老缺钱,现在钱是够用了。第二,胶片被取代,数字技术已经相对完整了,现在的很多新技术我们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再者,现代产业的发展使得很多专业被充分地唤起或是利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技术的作用,这就要求对现代数字技术要掌握得非常娴熟,要很好地了解整个产业的前端和后端的领域发展。
作为老师,要知道当今电影产业的发展状态。现如今我们的播放平台变多了,我们的影像就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时间,不能只培养学生做大电影,还要学会做微电影、纪录片、手机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此外,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只学习现在考的专业,还得学习别的东西,让自己能更全能一些。将来在大制作的概念下,你不仅能做演员,也可以做策划、编剧、导演、制片,甚至都能做,对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现在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这就要求在更高的标准上,老师怎样才能尽快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让学生能够树立一种信心。让学生明白认真一些,多倾注一些自己的心血,那么你的作品很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甚至是你未来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你的处女作起点会很高,甚至影响一代人,前途就会一片光明了。

记者:北京电影学院长年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树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地位。请问你们是如何做到,又是如何保持的呢?
张会军:北京电影学院成立的时间比较长,到今年已经66周年了。学院的特色在于紧紧抓住制作和实践的环节,只求务实。让学生在多元的领域上发展,用作品说话,教师用学生作为自己的教学成果,学生用作品来打造自己未来的发展平台,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我们,或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这种培养方式我们运用到了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的环境中。我们覆盖了整个电影和电视制作的全行业。所有你能想到的行业,都有人才培养。另外,我们让学生要了解当今电视电影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做到实际有用。我们知道每一个数字的技术环节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这些东西观众怎么认为,我们应该改进什么,克服什么。我们始终在办学过程中很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记者:川影与北京电影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您看来,我们还有哪些事情可以想、可以做,以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的呢?
张会军:我们现在的合作已经开始了。一方面学校派了一部分老师将来要不断地延续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现在在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学习的正有8位老师,以后也会陆陆续续地有更多的交流。今天和川影的校领导也在谈,如何在未来高端的专业培训和专业进修方面进行合作。同时也考虑跟四川省或成都市的相关大学,以及国内的其他大学就研究生培养寻求可能性。如今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很大,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明显。
川影现在有很多的优势。你们的专业设置跟我们学校很相近,对电影的覆盖能力也很强。完善的专业及方向设置使得办学可以形成一种闭环运行。希望将来我们可以在各种作业、短片,甚至纪录片、动画片上有更多的合作。

记者:川影同学很想知道,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和学生留给您总的印象是什么?
张会军:我来过川影很多次了,你们优秀的学生很多,这就表明在这个学校里成功的概率会很大。再者,川影的专业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川影的专业方向设计除符合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招生范围目录外,还延续了中国传统电影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又融合了当下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条件下新媒体的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还可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平台的搭建。特别是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毕业合作和毕业联合作业的平台,使得他们做出的片子能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作品。北京电影学院每一届都在做,每一届都在往外送,每一届都有一些短片能被投资方选中,都有学生在毕业前或毕业后,能运用社会的资源和社会的资助,把作品做成大电影。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一个人才培养方法,不仅局限于在学校出人才,在毕业后也要帮助学生扶上马,送一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得更好。
记者:张院长,最后能否借这个机会,对着镜头向喜欢您、喜欢北京电影学院的广大川影学子送上一句问候或祝福呢?
张会军: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代表北京电影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问候你们,希望你们在川影能健康成长。在这个学校里,你们要享受电影制作专业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在大环境下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我们该如何去努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多拍一些短片。另外,希望你们要更早地考虑自己的未来发展,是考研还是创业,或是先考研再创业。祝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