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校网络理政平台 2024级新生录取查询 继续教育报名入口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题网 网上办事大厅 川影实验中学
网站首页   •  川影新闻   •  正文

川影学子与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探讨文学经典阅读

2016-04-12  点击:[]

4月11日,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周啸天教授莅临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带来了一堂雅俗共赏的“文学的阅读与欣赏”主题讲座,周教授也是首个以传统诗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诗人。讲座开始前,周啸天教授在学院党委书记罗映光的陪同下,观看了学院宣传片,他高度评价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认为川影培养出这么多著名的影视传媒人才,是学院育才有方的结果。本次讲座吸引了川影不少热爱文学的同学们蜂拥而至,影视艺术院校学生的文艺范儿十足,掀起一阵文学追捧的热潮。

周教授以犀利的言论深度剖析了文学的价值和传承。他说,主动看书的人很少,当然也有部分“低头族”在碎片时间阅读,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无法真正领略书中的内涵。他从毕生研究的古诗词出发,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讲座内容贴近诗词、贴近经典、贴近传媒。周教授以87版《红楼梦》的选角举例,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曾给导演写信表示自己一定能胜任林黛玉这个角色,引起导演注意的其实并非信的内容,而是信封背面的一首名为《我是一朵柳絮》的诗,这是陈晓旭14岁所作,诗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文学内涵,这也是导演选择陈晓旭的主要原因之一。周教授希望川影的学生能够多读经典诗词,这样作为传媒人才有更强的作品鉴赏力,助推表演系的同学更好地演好角色,导演系同学能够塑造好角色,戏文系的同学能够写好角色。

(学院党委书记罗映光向周教授表示热烈欢迎)

周教授用张艺谋导演电影《红高粱》告诉同学们,正因为有了经典的文学作品,导演足够的阅读量和鉴赏力,才会让世界发现中国现代一样有经典大作。用黄庭坚的“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来诠释阅读的重要性;用苏轼的《定风波》,李煜的《相见欢》讲述阅读经典对人精神的充盈作用;用马克思的“人所知道的我都想知道”来鼓励同学们遨游于书的海洋。

在互动环节,涌现出不少擅长古诗词的川影学子与周教授展开对话,周教授赞扬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令人感叹。川影的同学还虚心向周教授“求书”,希望他推荐经典书籍。周教授听闻连声赞好,赞叹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并当即推荐了《诗经》通行本、《史记》通行本、《唐诗别裁集》《聊斋志异》《红楼梦》等中华古籍并阐明了推荐理由。

最后,周啸天教授总结各位文学大师的名言告诫同学们,读书是和聪明人对话,读书读到什么份上,才能写到什么份上。看到什么份上,才能演到什么份上,导演到什么份上。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感谢周教授的点拨和剖析,更感谢四川视协影视大讲堂能年年来到川影。同学们表示,聆听本次讲座后,着实令人受益匪浅,引起了多读书、读好书的共鸣。他们说,学校老师一再要求要多读书,平日里读书的积累,的确在潜移默化间对专业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正如周啸天教授讲课的主题。

上一条:川影与泰国博仁大学签订“本硕”留学合作协议
下一条:【要闻回顾】北影学记,张会军校长亲授川影学者,谈北影艺术人才培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