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影视教育的发展之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影视教育高端论坛暨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11月4日-6日成功举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校长罗共和教授出席论坛,并作交流发言。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影视学科发展遭遇新形势、新挑战。当前,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展开,如何培养新时代的中国影视人才,如何对影视教育进行改革,成为高校影视教育亟须探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次论坛以“继往开来不负使命:影视传媒教育深入、转折与新拓展”为主题,包括大会主题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
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的路径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校长罗共和教授发言
在主题论坛环节,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校长罗共和教授以《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的路径》为题,结合学校实际发展与建设情况,从立德树人和影视人才培养两大方面,论述了影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坚持全方位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的举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

实训现场
强化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学校注重把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和各类竞赛活动中,特别规定了在专业竞赛中要体现正能量和党的方针政策。组织教师围绕艺术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教学研讨、教学沙龙、教师培训等形式,推进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川影新媒体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队

川影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参与成都市“喜迎二十大”文艺演出
创新思政教育的活动形式。学校将课外实践活动归为思政教育的范畴之列,设立了创新学分机制和系列规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和演出比赛创作,发挥艺术学科的优势,通过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提升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整体功能与合力。
充分运用校友的榜样力量。川影30年来为全国的传媒影视行业培养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校友在行业内取得了优异业绩。在各界校友中,至今坚守在西藏地区和四川老少边穷地区的数百名校友,为当地的传媒事业作出了贡献。

川影播音主持学院2001级毕业生周珊(左)主持“扎西德勒”民族文艺演出

川影2007级校友吴曦担任导演的电影作品《珠峰队长》
西藏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周珊,在主持民族文艺演出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表扬;西藏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林向红深入采访西藏地区的各界人士,出版了《中国梦·文化西藏系列访谈录》;电影《珠峰队长》的导演吴曦,用5年时间训练了一支藏族牧民组成电影拍摄团队,在8000多米的珠峰上,拍摄了一部业余登山队员勇攀珠穆朗玛顶峰的壮丽感人故事……
学校定期开展的校友沙龙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据统计,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中,共有258名学生响应号召,扎根服务西部基层艰苦地区。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融入”思路
把影视传媒产业的真环境、真项目、真操作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训。首先,学校要具备硬件条件,专业实训的设施要达到或接近行业的标准和要求。近几年,学校建设的四川影视文创城,为学生提供了摄影棚集群、摄影器材库、道具服装库、置景特道工坊等为一体的影视全流程创制生产基地,达到了省级电视台和电影制片厂的要求。在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联合作业的方式,通过企业项目与合作规划开展学生实训,把影视产业的真环境、真项目、真操作的思维路径和新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川影“融媒体直播联合实训”课堂
把影视传媒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知识、新能力、新素质融入课程的体系。在川影“融媒体直播联合实训”课上,5G网络直播连线、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新媒体线上运营三门课程交互融合。按照前期策划——设计微博引流话题;中期推进——实时直播和现场连线互动交替进行;后期深化——对微博数据进行分析复盘,以图文形式完成整场实训的深度报道三个环节来进行实训。通过联合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传媒行业发展的时代所需。
把影视传媒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要求纳入专业教学与考核。每个影视专业都有各自的专业基本功要求,在整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影视传媒行业与新媒体全面接轨。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十分重视各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和要求,它既是影视人才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影视人才发展必须具备的根本素质。


论坛评论区的网友们为罗共和校长的发言点赞
川影将聚焦影视传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持续发挥影视教育资源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中国影视传媒教育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