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讲座精彩回顾
在近日结束的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中,我院师生聆听了安冰冰教授和徐懿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不仅分享了钢琴演奏的技巧和教学方法,更为我们解读了钢琴表演艺术的内涵。

安冰冰教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钢琴学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四川钢琴艺术指导学会会长成都市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会会长,但昭义钢琴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历任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主编并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材-钢琴》等多部指导性教材,已得到推广使用,为高等师范类钢琴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管乐教育实验中心、女子合唱团、实验管乐团、箜篌乐团、木笛乐团等多个艺术实践团体,为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懿教授简介:
青年钢琴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皇冠227特邀申请大厅特聘教授,成都大学东盟艺术学院研究生行业导师,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钢琴演奏》课程思政四川省省级示范课负责人,《钢琴演奏基础》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负责人,《钢琴演奏基础》慕课双语版负责人,新版《四川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材》副主编。

安冰冰教授讲座——听觉引导下的演奏实践训练方法
安教授特别强调了听觉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听觉鉴别弹奏的声音效果,演奏者可以调整力量和触键方法,使钢琴发出理想的音响效果,从而提升弹奏技术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实践环节,安教授引导学生上台演奏,并在演奏后剖析学生的问题,亲身示范和讲解演奏技巧。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更深入地分析作品,并理解如何实践演奏一首作品。

安教授还强调了非连奏技法的训练,特别是手指指尖的训练,以及音的颗粒性在衡量演奏者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性。安教授指出,音的颗粒性可以使作品的演奏声音饱满无杂质,快板或急板段落清晰,从而提升音乐的感染力。
随后,旅美钢琴家朱惟毓博士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朱博士精心挑选的曲目,每一首都展现了钢琴音乐的多样性和表现力,让在场的师生对钢琴演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徐懿教授讲座——钢琴技术练习的合理原则
徐懿教授首先强调了演奏准确度的重要性。在钢琴演奏中,随着难度的提升,音符的密集程度增加,出错率也随之提高。徐教授指出,减少出错率是提高演奏水平的关键。

在演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碰错音、滑音和多弹音。徐教授建议,演奏者应深入思考如何精进弹奏技巧,以避免此类问题。他提醒演奏者,不要仅仅追求作品的难度,而应注重每个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徐教授还提到了踏板的使用,他建议规范使用踏板,避免过度依赖。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时,如巴赫、亨德尔的作品,应关注作曲家对音的延续性的独特处理方法,如使用长颤音代替踏板,或采用同音轮指。

此外,徐教授强调了基础练习的重要性,如哈农、车尔尼等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解决更复杂的技术难点。他还提到,将长音变为颤音,可以带来不同的听觉效果,如声音层次的变化和延长度的延续。


在大师课环节,徐教授通过多名钢琴演奏方向学生的现场演奏,进一步强调了读谱的重要性和作品版本选择的正确性。
钢琴艺术的精髓在于技巧的精湛和情感的传达。安冰冰教授和徐懿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系统全面。通过讲座,音乐学院师生们受益匪浅,视野得到了拓宽,并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用来提升个人演奏实践技术。


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秉承“美育沁润校园”的理念,举办更多高质量的讲座活动,为师生们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