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国内、省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将根据疫情形势及上级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
(二)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和新生,暂缓返校。
(三)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红码的师生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入校。
(四)省内外正在发热或有疑似症状的师生和新生就地留观,暂缓返校。疑似症状解除后,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
(五)川内外师生返校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入校。川内师生返校要求:低风险地区的师生非必要不离川,不前往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在川外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到校后,学校将第一时间组织返校师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二、全力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一)做好师生情况摸排和通知返校工作。
学生处做好学生身体状况摸排工作,按照分批返校名单提前通知学生。统计省外学生返校情况。
人事处做好教师的身体状况摸排工作。统计省外教职员工返校情况。
招就处向新生发出疫情期间自检通知,并告知川内外新生,报到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进校报到,家长和送行人员不得进校。
(二)各学院加强返程安全提醒,确保每位学生掌握旅途防护措施:
1、返校前准备
(1)准备资料: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前14天体温检测登记表,个人健康码为绿色。
(2)用品:学生自备疫情防护用品,建议自带餐具。
(3)返校途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未戴口罩者禁止进入校园。
2、返校注意事项
返校前14天坚持每天测体温,周末、节假日在家仍需提高警惕,尽量减少外出和聚集,不接触外来人员(特别提醒:现在国外疫情仍然严重,勿接触归国人员)。
3、返校当天准备
(1)返校和报到当天请自行进行体温检测,若出现体温异常,直接赴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及时告知辅导员老师。
(2)返校和报到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车上物品、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3)返校和报到,严格按照学校安排时段进行,不提前、不延后。进校时,老生出示学生证和身份证、新生出示录取通知书以确认身份。
(4)进校时,学生要听从老师、安保人员指挥,排队时前后间隔1米,配合学校工作人员消毒、测温并更换口罩后,通过健康核查和体温测量正常的学生可进入校区。
(5)进校时,只允许学生本人进校,家长及其他随行人员不得进入学校。要求家长和随行人员不在校门口逗留和聚集。
(6)在校大门外设立“体温异常人员临时隔离点”,对返校学生和报到新生体温异常者进行再次确认,如有异常者立即拨打120,由专业医务人员送医诊治。
(7)家住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新生,风险解除可以返校和到校报到时,要有返校和报到前14天个人体温检测登记,并按学校通知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返川入校,入校后将再次进行核酸检测。
(8)疫情时期,要求各位同学务必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和健康安全防线。
(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采购、储备充足的防疫防控所需物资,如口罩、手套、酒精、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测试仪等。准备临时隔离观察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材、防护物资及生活用品,结合相关部门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临时隔离观察场所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应的情况登记表格。
在学校重要入口及人流量密集区域设置体温测试仪,为学院疫情监控系统的完善提供充分的物资保障。
按照“两案八制”要求,做好食堂管理,做好食品储备、人员培训工作,做好应急预案。
(四)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开学前完成对学生公寓、教学楼、实训场地、行政办公区、图书馆、公共卫生间、会议室、交通车内外、垃圾存放点等各类校园公共场所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卫生整治和通风消毒,特别加强对公共卫生间、垃圾站(桶)等易滋生病媒生物的重点部位的环境整治和消毒处置,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所有办公室、教室、功能房、宿舍、食堂等场所,自开学起每天进行杀菌消毒,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由所属负责人安排专人定时消毒。新生报到铺好床铺后,由学校指定专人对宿舍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2、人员密集区的教室、办公室、餐厅等处,加大消毒力度。
3、公共场所由学校安排专人消毒,如:校园、厕所、垃圾箱、走廊、楼梯、楼门、楼梯扶手等
4、教室、宿舍、办公室等人员聚集区做好每天四次的通风工作。
三、做好开学后疫情防控
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下发的《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川疫指发〔2021〕38号),做到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防严控、不留死角。
(一)严格食堂监管
坚持进货查验制度,禁止采购、食用野生动物和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动物源性食品。
严格加工操作规范,做好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食品加工需烧熟煮透。
食堂工作人员要求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上岗并及时更换,严格落实每日晨检制度,不能带病带伤工作。工作人员在制备食物前、加工食物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或暂时离开返岗前,均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洁手部卫生。
确保餐饮用具清洗消毒后使用,每天对保洁设施和就餐场所进行消毒,保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空气流通。
配备洗手消毒用品,提醒师生员工就餐前洗手。
(二)严控大型集会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一般不组织大型集会和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各类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学生处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专题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后勤处、宣传部、信息中心等通过海报、网络、大屏幕等形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
(四)加强校园管理